“銀行要是能開到村裡多好啊!”每月該領55元養老錢的時候,農民李春文總會這麼想。這種渴望隨著歲月的推移而強烈起來。他越來越老了,還被心梗和風濕折磨著,越來越走不了遠途。幾十裡外的銀行網點正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。
  2011年7月,中國農業銀行在遼寧北票的土城子村的雜貨店裡布放了智付通機具。李春文可以借這個機具取款、轉賬甚至繳費。這令他興奮不已。取了錢,李春文常常轉身去衛生室買藥。
  現在,李春文們可望得到更多金融的溫暖。4月20日,國務院辦公廳發佈《關於金融服務“三農”發展的若干意見》,許諾通過深化農村金融機制體制改革,鼓勵大中型銀行根據農村市場需求變化,優化發展戰略,加強對“三農”發展的金融支持,進一步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,實現農村金融與“三農”的共贏發展。
  不過,最後一公里往往是最漫長、艱難的。即便是李春文也知道,銀行與農民牽手不容易,出力多,進賬少。
  最薄弱的環節
  談到農村金融時,政府的紅頭文件一般都會在冗長的限定語後承認,它“仍是整個金融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”。這種薄弱首先就體現在服務的可及性上。如同李春文們感受的那樣,銀行在遠方。
  事實上,留給農民們最深印象的是銀行的撤離。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確定“各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(及以下)機構,發展中小金融機構,支持地方經濟發展”的基本策略以後,包括中國農業銀行在內的國有商業銀行大幅度收縮縣及縣以下機構。入世之後這種收縮又延續了數年。數據顯示,從1998~2004年,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共撤並基層機構75585家,其中農村地區的經營網點占大半。在某些縣市,只有中國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有鄉鎮服務點,而且數量寥寥,卻應對著廣大的國土面積和無數的鄉親。
  正是由於正規金融供給的日益萎縮,農民信貸需求的缺口不得不借助民間、地下的手段彌補。有關專家估計,中國2.4億個農民家庭大約只有15%左右從正規的金融機構獲得過貸款,其他85%左右的農民要獲得貸款基本上都是通過民間借貸來解決。也有學者對中國東部、中部、西部共15個省份24個市縣的一些村莊進行過個案調查,民間借貸的發生率高達95%,高利息的民間借貸發生率達到85%。
  中國人民銀行朝陽市中心支行行長孫文爽說,隨著經濟的發展,“三農”對金融的需求已經變得豐富多元,“銀行幾十年如一日的服務方式需要改變了”。
  風險和成本的考量
  在農行遼寧分行,任曉東作為農戶金融部的總經理,他更多的時候是要求基層行加大投入,卻又很難給行裡帶來短期效益。這讓他壓力較大。
  “農村金融供給短缺,沒有誰比銀行更清楚。可是,這個買賣卻很難做。辛苦不算,無利可圖甚至賠本經營,就很難讓人接受了。”任曉東說,有人曾測算,銀行在鄉鎮新增一個網點,一次性固定投入包括徵地費、規劃費、建管費、通水通電等,需要100萬元以上。如果每個機構4名員工每人年支出5萬元,年需為20萬元,加上安全保衛、網絡費用、鈔幣運送、交通費、安全保護費、電子設備運轉等費用,年支出需50萬元以上。若新設網點按每人存款500萬元、貸款300萬元測算,加上運行應開支的費用,年虧損至少在150萬元以上。
  即便現在技術先進了,布設一個像智付通那樣的機具就能頂大用,仍需要不少的成本。朝陽市副市長喬梁說,農村金融的困境是有需求,但需求無法帶來足夠收益,而風險卻不小,因此,銀行理性行為必然是“去農村化”。
  作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農戶,他們的信貸需求小而散,季節性也強,這就要求銀行必須廣泛布點,且靈活調度人手。難度之大不言而喻,收益之小也是顯而易見。何況,農村信貸業務的特殊性,使得銀行常用的風控手段失靈——農民幾乎沒有合格的抵押物,最值錢的土地和宅基地沒有完整產權證明——也令銀行頭痛不已。更不用說農民缺乏規範的財務報表和收入、支出、資產等原始單據了。
  不能放棄的市場
  任曉東說服各市行行長的辦法是既講政治,也講實際。“國家說了,農行的重要使命就是服務‘三農’。這意味著,沒有挑肥揀瘦的餘地。下農村去,我們責無旁貸。再說,即便完全算經濟賬,如果把眼光放遠一點,也並非無利可圖。你在客戶窮的時候交下了,那麼他富的時候不會忘了你的。”
  對此,農行遼寧分行負責人趙壯志看得更清楚。他說,以智付通機具為特色的“惠農通”服務點在全國率先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,讓農民足不出村樂享現代金融服務。
  智付通確實也在給農行帶來實在的好處。任曉東說,服務點大多放在村鎮的百貨店里,店老闆相當歡迎,這可以幫他積攢人氣。“有的店老闆都成了我們的通訊員,村裡哪家孩子結婚了,打來電話讓我們去拉存款吶。”
  一些龍頭企業也看上了農行的渠道。輝山乳業是遼寧一家重要的乳品企業,以全產業鏈經營出名,剛剛在港交所上市。“我們計劃在全國20個省佈局銷售,農行提出在惠農通服務點、電子商務網站聯手推出促銷活動,幫我們進一步打開銷售局面。這就讓農行比其他銀行更有吸引力。它能夠提供增值服務啊。”輝山乳業常務副總裁葛坤表示。
  農業部經管司司長張紅宇在中國農村經濟形勢研討會上說,從長遠看,國家應該深化土地制度,對農村資產進行確權,從而為金融創新提供條件,發展各種各樣面向農戶、適合農村的中小型金融機構,方是正途。  (原標題:銀行服務“三農”方式需要改變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m24gmve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